工地報告 | 青島跨海大橋二期工程應用福格勒3D控制攤鋪技術
文章轉載自:“青島晚報”
近日,在青島跨海大橋二期工程二標段快速路瀝青面層攤鋪現場,成功運用數字化 3D 控制攤鋪智能新技術,實現了毫米級精確控制,引起了當地媒體的關注和報道,被形象的稱呼為“修路鋪瀝青,用上3D打印“。
“正在作業的就是我們路基路面專業化施工團隊,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是青島市首條采用數字化 3D 控制技術鋪設路面。”青島市政集團所屬冠通市政總經理助理劉曉文在現場接受媒體采訪時介紹到。
路面施工“3D打印” 跨海大橋二期作為島城2023年重點項目,青島冠通市政公司周密部署、精心組織,充分對接主管部門與建設單位,科學制定路基路面專業化施工方案。 本次引入的智能攤鋪設備安裝有 3D 智能攤鋪系統、360° 有源棱鏡,采用高精度機器人型智能全站儀技術,操作人員只需提前半小時將攤鋪的路面坐標、高程、寬度、轉向等三維數據輸入系統,攤鋪機就可根據參數自動化控制精準行進和攤鋪,相當于對路面進行了3D“打印”。
與傳統攤鋪技術相比,整個路面鋪設誤差可以實現毫米精度級別控制,而且可以實時監控,減少現場人員投入、降低施工安全隱患。采用3D攤鋪,現場只需兩名測量人員負責系統控制及檢測,一天可以鋪設約1.5公里,效率較傳統相比提高1/3。不僅如此,它克服了傳統路面攤鋪鋪設厚度、平整度相對較差等缺點,作業過程完全依照設計參數和標準施工,保障平整度、標高、壓實度、橫縱坡等關鍵指標達到要求,提高了路面攤鋪質量,滿足設計及規范的各項工藝要求。
通過北斗導航定位,分布在現場的4臺高程機器人,將數據信息實時傳遞給攤鋪機。通過上述方法鋪設的路面,平整度更好,駕車行駛過程中如履平地,不會有跳車感覺。 島城市政道路首次 據了解,本次大規模運用 3D 智能攤鋪設備進行瀝青路面攤鋪在青島市尚屬首次,跨海大橋高架路二期工程的路基路面施工實現了智能施工、全程實時監控,3D“打印”后的路面平整度、標高、壓實度等質量技術指標均超過了設計要求,真正實現了智能化、專業化。
下一步,青島冠通市政公司將加快道路施工新技術、新設備的引進應用步伐,全力打造路基路面專業化施工團隊,以智能化攤鋪技術、為島城城市更新建設提供更優質產品與更專業服務,用行動匹配青島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努力為青島建設宜居宜業宜游高品質灣區城市作出市政貢獻、冠通貢獻。
根據中心城區道路路網規劃,跨海大橋高架路是東岸城區“四縱五橫”快速路網中的第三橫,既是承接膠州灣大橋交通銜接功能的門戶通道,也是貫通東西、實現區域互通互聯的市區東西向主動脈。建成后將有效提升東岸城區快速路網效能,緩解海爾路、遼陽路沿線重要節點擁堵,進一步構建內暢外達的城市交通體系。
附:使用主力設備一覽
福格勒攤鋪機 超級 1880-3 L/超級1880 Li 悍馬振蕩雙鋼輪 HD O128V 悍馬重載高頻雙鋼輪 HD 148i VV 悍馬小型壓路機 HD 30 VV
轉載:維特根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