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地報告 | 維特根銑刨戰隊征戰秦嶺終南山隧道 精銑刨快速提升橋隧路面平整度
維特根以銑刨技術而著稱。近期在秦嶺終南山隧道內就采用了維特根精銑刨應用,顯著提升路面平整度,實現了快速提升橋隧路面通行環境及路面抗滑性能的理想效果。
12小時,10臺維特根2米檔大型銑刨機組成的銑刨戰隊,保質保量完成隧道路面55125㎡(7350 m)的精銑刨任務!
項目概括
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于2007年1月建成通車,單洞全長超過18 km, 北起西安市長安區五臺街道青岔村、穿越終南山西部后,南至商洛市柞水縣營盤鎮小峪口,這條隧道是中國交通規劃網內蒙古包頭至廣州茂名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自秦嶺終南山隧道開通以來,就承載著繁重的交通流量,常年的大交通負載對道路面層造成了損害,道路通行安全性下降。
為提升隧道路面平整度、提升通行環境及路面抗滑性能,陜西交控西鎮分公司計劃對隧道內SK940+110、XK924+060及XK923+710和XK919+240共4處路面進行整治提升。
經過設計和施工單位陜西高速機械化工程有限公司深入現場調研路面病害處治及路況提升技術方案,通過精銑刨試驗段施工,對方案技術指標、施工組織、工程效果進行實地驗證,分析論證,為優化施工組織、提高施工效率,制定了夜間施工方案。
時間緊任務重,施工單位對安全保暢、技術要求、施工組織、綜合保障等進行了統籌部署,投入了由10臺維特根大型銑刨機組成的精銑刨施工機隊,以及加大吸塵車、灑水車、水炮車等配套設備和人員投入,大限度減小施工對路網運行的影響。
精益求精,打造精品工程
與標準銑刨工藝不同,精銑刨施工是在標準銑刨工藝的基礎上,通過增加刀頭數量和減少刀間距實現對道路面層的更高平整度更精細紋理的銑刨作業。
維特根2米檔大型銑刨機標準銑刨工藝是配置刀間距 18 mm,配有 HT22 刀座、含 148 個刀頭的銑刨轉子。而此次進行精銑刨施工的維特根大型銑刨機專門配置了刀間距 6 x 2 mm ,含672把刀頭的超精銑刨轉子,因此可銑刨出具有極精細紋理的路面。再加上維特根大型銑刨機配備的高精度新型 LEVEL PRO PLUS 自動找平系統,通過多點找平在銑刨過程中確保了高度精確的平整度和橫坡度。
此次隧道內精銑刨深度10 mm, 如同對路面進行了“微整形”手術,高效銑刨移除路面磨耗層頂部的骨料,對道路表面的車轍和壅包進行清除,顯著提高了路面縱橫向的平整度;同時,精銑刨后的路面紋理精細,能夠有效增強路面的摩擦系數。銑刨作業過后即可開放交通,實現了快速有效提升行車平穩舒適度和安全性。
精細的銑刨紋理有效提升路面摩擦系數
穩定可靠,助力高效施工
本次秦嶺終南山隧道精銑刨施工由多臺維特根大型銑刨機 W 215、W 205、W 195 擔當主力。由于超精銑刨鼓多達 672 把刀頭的特殊配置,通常而言銑刨刀頭越多,銑刨時阻力越大,對于設備的綜合銑刨性能表現則要求更高。
而維特根2米檔大型銑刨機動力強勁,以 W 195 為例:發動機大輸出功率達 410 kW,通過優化的動態扭矩曲線進一步提升發動機性能;ISC智能行走系統,優化牽引驅動控制,減少履帶板打滑現象;三檔銑刨鼓轉速可選,加上負載控制自動油門功能,使得設備在施工中可以理想匹配工況,發動機動力輸出實際利用率更高。這些設備特性使得維特根大型銑刨機可以輕松負載超精銑刨鼓實現理想的銑刨結果。
經過精銑刨處置后,平整度顯著提升的隧道內路面